“行情来了,各个群里像过年一样。”
5月13日23:09,比特币价格突破7600美元关口,虽然时值深夜,币民们依然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弥漫许久的颓势一扫而空,重新焕发生机,纷纷在朋友圈晒图庆祝。
面对突如其来的暴涨,依然有币民摸不着头脑,表示“
最近行情有点迷”。
其实,昨天晚上至少发生了3件大事,对于比特币上涨起了一定的催化作用。
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是:
1)北京时间13日晚上8点左右,中国对贸易战正式采取反制措施;
2)13日晚上8点半,2019年共识大会正式召开;
3)13日晚上10点左右,Bakkt宣布在7月开始测试BTC期货合约的消息传到国内。
数据来自QKL123
上述三个消息分别对应了3个:
避险、共识、预期。
避险:
古有“
乱世买黄金,盛世藏古董”的说法,意思是在战乱年代,人们倾向于将手中的资产兑换成黄金进行保值增值,而在和平年代,人们倾向于将资产转换成古董以保值增值。
这一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一种叫做“比特币”的加密数字货币问世,这一观念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比特币由于生产难度随时间递增,总供应量有限,而且发行不受任何单一国家政府控制,而被宣传为数字黄金,被一些投资者视为“避险资产”。
事实上,在一些国家乃至世界重大政治事件中,比特币确实表现出了避险资产的属性。
2013年4月,爆发“塞浦路斯事件”,比特币短短几天从30多美元飙涨到265美元。2016年6月,英国成功投票“脱欧”消息一出,比特币价格瞬间从550美元左右涨至650美元。
整个泡沫的升起和破灭,和地政治的紧张与缓和是共振的”,比特币资深投资者夜猫(网名btcnightcat)在2018年接受巴比特采访时表示。
另一位资深数字货币爱好者曾林钏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通过这个事件(巴比特注:塞浦路斯事件)我们可以看到,也是后来愈加坚信的比特币可以是一种全球性的资产避险和对冲手段,类似于美元和黄金。”
不过,比特币的避险属性并非屡试不爽。
2018年10月10日,美国三大股指集体暴跌。道琼斯指数跌了831.83点,创下历史上的第三大跌幅。标普500指数一天跌去3.29%,纳斯达克指数全天4.08%的跌幅创下2016年6月以来最大跌幅。
次日,亚太股市随同美股暴跌,场面甚是“壮烈”。然而,在这次全球股市暴跌中,比特币的避险功能不仅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而且在当天上午还上演大幅度跳水。
共识:
一年一度的纽约共识大会,被视作加密货币市场的重要风向标事件。
自2015年举办以来,纽约共识大会吸引了加密加密货币和区块链世界的几乎所有主要公司、开发人员、投资者和专家学者参与讨论行业的未来。
据小葱整理的Coinbase交易所2015-2018年间四次纽约共识大会前后BTC/USD的历史表现显示,历次会议结束后,有3次上涨,1次下跌。
即:上涨概率为75%。期望=概率X赔率,聪明的投资人应该清楚怎样下注。 2013年底,比特币创下1000美元的历史新高位置开始一路下滑,2015年1月最低跌至不足200美元。
翻看比特币价格历史走势可以发现,前2次上涨恰好处于“熊转牛”通道中。第一次大会期间,比特币价格在240美元左右;第二次大会期间,比特币价格回升至450美元左右。
第三次会议期间,处于比特币牛市启动阶段,期间比特币价格创下2000美元的历史新高。
第四次,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次下跌是发生在2018年5月期间,恰好处于比特币熊市下降通道期间。2017年底,比特币创下20000美元新高之后一路走熊,会议召开当天,比特币价格徘徊在8000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