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力来自足够多元化的网络和特定领域领先市场的认知。
在上一篇文章中,探讨了投资DAO的特性、结构以及构建成员网络的重要性。这篇文章将深入拆解投资DAO的日常运转。还是那句话:投资DAO的模式很多,本文内容无法覆盖市场上的所有模式。而且即使组织模式相似,具体操作细节每个DAO也会有所不同。
你们作为一个DAO,是怎么做投资的,具体事务如何推进?
这是我在过去的交流中100%被问到的问题。
我们平时依赖3个工具。1.Discord,日常交流使用。2. Investment portal,这是个定制的门户,里面会列出所有的项目机会,按阶段(New, Active, DD, Voting, Closing, Archive)展示。方便没时间看discord的成员也能迅速了解当前的项目机会和投资状况。Portal里还包括链上投票,净值统计,资金变动,投票统计等功能。3. Zoom,用来进行deal call以及weekly meeting。
当一个新的投资机会出现时,大家会在Discord上进行几天的讨论。如果兴趣不高就pass了。如果大家兴趣还比较大,会约创始人开线上会议,所有成员都可以参加。会议结束后有2-3天的讨论时间,DD也会发生在这段时间。讨论结束后如果没有出现显著的分歧,则会在Discord上进行初步投票,以决定是否进行投资及投资额度。一旦达成共识,下一步则是在区块链上发起正式的投票。投票通过后便可以解锁资金并进行相关的paperwork工作。
整个流程是扁平化且相对高效的,能够迅速响应市场机会。当然人多嘴杂这句话也适用,如果一个项目大部分都喜欢,自然很高效,大部分都不喜欢,也很高效。但如果出现了较大意见分歧,则意味着会“吵”很久,最后还往往达不成共识,也会因此错失一些机会。不过说实话我还挺喜欢“吵”的过程,这是一种智慧的碰撞,我常受益其中。
一个投资机构的日常工作肯定不是只需要讨论讨论做一下决策。简单拆解有:募资、投研、寻找投资机会、尽职调查、投后、退出。
募资 - 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覆盖了,投资DAO通过定向邀请吸纳成员,每位成员都必须投入资金,因此在构建出成员网络的同时也就完成了募资。为了确保投票权不过于集中,单个成员的投资上限有严格的限制,这意味着DAO管理的总资产(AUM)规模并不大。
AUM不大,在单个项目的checksize自然也不会太大。如果遇到了大家看好的项目,但最低投资额超出了能接受的范围,我们有套流程来快速启动一个SPV。DAO会作为SPV的一个出资方参与,而其他资金则成员额外出资补充。大多数成员都有额外的资金以及兴趣来参与这类投资。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灵活地应对各种投资机会,即使AUM相对较小也能够有效地扩大投资范围和影响。
投研 - 没有系统化的工作流程。不过DAO成员都有不错的研究能力,并且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有独特的理解,日常在discord经常有各类讨论,可以看作是一种非传统形式的投研。虽不系统,但涵盖了广泛的话题和深入的分析。而针对特定方向,有时候我们会组织集中讨论,从技术研究到行业发展趋势,再到该赛道内各个玩家的分析,这种方式依靠大家的专业知识和积极参与,也有不错的效果。
寻找项目机会 - DAO成员主要是来自不同领域的创始人和投资人,其中相当比例是深耕于硅谷地区,正是这次AI浪潮的中心。这样的背景使得我们能够接触到很多的项目,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投资项目都是通过人脉网络获得的。然而,单纯依靠人脉网络的方式在系统性和覆盖面上存在局限性。
随着投资组合逐渐成形,我们在AI创始人圈子中逐步建立起了一定的声誉,主动来联系的项目数量明显增加。而对于特别看好的领域,大家会通过持续发表观点和投资理论,以表明观点吸引更多的投资机会,这是未来的计划,目前尚未开始实践。
也常常会有大家特别感兴趣但谁都不认识的项目,会采取主动出击去联系。不过这种一般都是项目已经到了后续轮次了,往往较贵,我们只会把少量资金部署在这类项目上。
当然能找到项目只完成了一半,热门项目都是oversubscribed,很挑投资人。我们目前投资的AI项目,大部分创始人根本不知道DAO是什么,但聊完都很愿意留些额度。这是因为沟通过程中,对方能认识到这个集体的专业度以及多元化的资源和背景,这对创始人是有吸引力的。
尽职调查 - 与投研类似,通过集体讨论和意见反馈来进行。
投后管理 - 有一个内部AI工具用于追踪所有被投资项目的公开信息,每周提供报告。除了跟踪信息外,每个被投资项目都有一个指定的成员负责与团队进行沟通。我们的策略是没事尽量不去烦创始人,仅在团队需要资源支持或遇到明显问题时,我们才会积极介入提供帮助。由于每位成员都有其擅长的领域和人脉资源,这使我们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类似EIR(驻场创业家)的团队。依托于这样的资源,我们已有效地帮助创始人解决过问题。
退出执行 - 有一些大家讨论达成一致的基础策略,但目前还处于投资期的早期,暂时没有退出实践。
除了直接与投资相关的工作,还有一些自发形成的虚拟小组,负责媒体发布、生态合作、以及组织Portfolio and Friends年度聚会等。
这期先写到着,后面应该还会再写一篇,展开聊一下遇到过的挑战,以及lesson and learn。